军训,是我踏入新阶段的一堂“硬核”必修课,汗水与笑声交织,成了这段日子最鲜明的印记。起初,我总在队列里犯迷糊——齐步走顺拐、正步踢错节奏是常事,每次教官纠正时,我都忍不住攥紧衣角,生怕拖了队伍后腿。 直到某天练转体,我因紧张记错了口令,本应向左转,身体却下意识向右转,直接和身后的同学“面对面”。我瞬间僵住,脸发烫,等着挨批评,没想到申教官却笑着走上前:“转得很果断!虽然方向偏了,但这反应速度和精气神,比犹犹豫豫不敢动强多了!下次记准口令,这股劲儿就能用对地方。” 这句意外的表扬,像一束光驱散了我的紧张。后来我发现,教官的“表扬”从不是敷衍——我踢正步时手臂摆得过高,他会说“有力量,再调整下角度就完美了”;我站军姿时偶尔晃一下,他又会打趣“知道主动调整重心,比硬撑着晕倒强”。这些带着温度的鼓励,让我慢慢放下了对“犯错”的恐惧,反而更敢尝试、更敢纠正自己的动作。 其实军训最难得的,不只是学会了标准的队列动作,更是在一次次“搞错”与“修正”中,读懂了“成长不怕出错,关键要敢面对”的道理。教官的表扬,不是认可我的错误,而是肯定我敢于行动的勇气。这份包容,让我在后来的训练中越来越自信,也渐渐跟上了队伍的节奏,甚至能在休息时帮身边同样犯迷糊的同学找问题。 如今回望,军训的烈日、湿透的衣衫都成了珍贵的回忆。那些曾让我脸红的“失误”,早已变成了推动我进步的动力。未来不管遇到什么挑战,我都会记得教官那句“果断点,劲儿用对地方就好”,大胆试、勇敢改,在成长路上走得更稳、更坚定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