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外院军训“声”】迷彩青春淬锋芒,军训砺己正风华

作者:文:赵渊琼时间:2025-09-26 21:45浏览:字体:

当清晨的哨声划破校园的宁静,当橄榄绿的军装成为青春的底色,高中军训这堂特殊的必修课,便以最热烈的姿态叩响了成长的大门。它绝非简单的队列训练,而是一场以意志为笔、以汗水为墨的自我重塑。在会操的严整阵型中、军歌的嘹亮旋律里、军事会展的广阔视野间,我们不仅强健了体魄,更完成了心态的蜕变——从散漫走向自律,从怯懦走向自信,最终懂得:军训是青春最坚实的基石,更是学生全方位发展不可或缺的淬炼之旅。


军训的第一个馈赠,是在规范与协作中端正态度,让散漫的心沉淀下来。军训会操训练中,“稍息”“立正”的指令重复百遍,摆臂的角度、踢腿的高度都有严苛标准。起初,有人抱怨机械枯燥,有人因动作不达标拖累整体进度。但当我们看到教官为纠正一个细节,膝盖反复弯曲直至泛红;当我们在烈日下相互提醒“抬头、挺胸”,汗水浸透的军装成为彼此的勋章,才真正明白“整齐划一”背后的深意——它不是压抑个性,而是教会我们敬畏规则、尊重集体。这种态度的转变,让课堂上的浮躁渐渐消散,让我们学会以更专注的姿态面对学习与生活。


军事会展与军歌比赛,则为我们打开了认知的新窗,在拓展视野中磨练意志、涵养素养。走进军事会展,从陈列的枪械装备到模拟的战术沙盘,从国防历史的图文讲解到现代科技的实战演示,我们不再是课本里“家国情怀”的旁观者,而是真切感受到“落后就要挨打”的警醒,以及“科技强军”的力量。这份认知让军训的苦有了意义——站军姿时的腰酸背痛,是对军人坚守岗位的致敬;练战术时的匍匐前行,是对“不怕牺牲、勇于拼搏”精神的践行。而军歌比赛中,《团结就是力量》的激昂旋律响彻礼堂,当数百人的声音汇成一股洪流,个人的疲惫被集体的热情淹没,我们在歌声中读懂“团结”的重量,在排练的反复打磨中,学会了坚持与协作,这些素养的提升,远比学会一个动作更珍贵。


更重要的是,军训以最直接的方式锻炼了身体、增强了自信,让我们遇见更坚韧的自己。从前跑800米都气喘吁吁的同学,如今能在拉练中坚持到底;从前不敢在众人面前发言的同学,如今能在会操中作为标兵带领队伍。当我们凭借自己的坚持,完成一次又一次看似不可能的挑战——从最初站10分钟军姿就动摇,到最后能纹丝不动站立40分钟;从最初合唱时不敢开口,到最后能自信地举起指挥棒——这份“我能行”的信念,如同破土的新芽,在汗水的浇灌下茁壮成长。它让我们明白,自信不是凭空而来,而是在战胜困难、突破自我的过程中,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底气。


有人或许会问,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军训是否还有必要?答案无疑是肯定的。现代科技让我们拥有更便捷的生活、更广阔的视野,但也容易让我们在舒适区中变得脆弱,在虚拟世界中忽略现实的担当。军训恰好补上了这一课:它用严格的训练强健我们的体魄,抵御“亚健康”的侵蚀;用集体生活教会我们沟通协作,避免“社交孤岛”的困境;用国防教育唤醒我们的责任意识,让“家国”二字从抽象的概念,变成刻在心中的信仰。它不是对科技时代的否定,而是对现代教育的补充——科技赋予我们探索世界的能力,而军训赋予我们支撑梦想的体魄与意志,二者相辅相成,方能让青春在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。


褪去军装,哨声渐远,但军训留下的印记却永远镌刻在青春里。它教会我们以规则为尺、以坚持为刃、以团结为盾,更让我们懂得:成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旅程,而是在一次次磨砺中不断修正心态、提升自我的过程。高中军训这堂必修课,不仅为我们的青春添上了一抹迷彩亮色,更成为我们人生路上披荆斩棘的力量源泉。它用最质朴的方式证明:唯有经历淬炼,方能绽放锋芒;唯有心怀敬畏,方能行稳致远。


一审:

二审:

三审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