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训的集结号渐渐远去,当最后一次在训练场站完军姿,看着夕阳把迷彩服的影子叠在一起,才恍然发觉,这段被阳光包裹的日子,早已成了大学生涯里最鲜活的开篇。作为成都大学的一员,我们带着青涩与期待踏入训练场,最终带着坚毅与默契离开,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反复回味。
停止间转法是军训里最磨人的“必修课”,却也藏着最动人的成长。分列式训练时,我们从一开始的参差不齐,到后来能做到“转身同步、脚步声同频”,背后是无数次的重复与调整。教官会拿着尺子纠正我们的转体角度,会让我们盯着前方固定点找平衡,哪怕阳光刺眼到睁不开眼,身边同学也没人抱怨——因为我们知道,一个人的偏差会影响整个队列的整齐,这份“集体荣誉感”,是在一次次转身中慢慢刻进心里的。而军体拳训练则是另一番热血场景,握拳要够紧,出拳要够快,踢腿要够有力,每一个动作都要带着“精气神”。休息时看着自己发红的拳面,听着同学互相调侃“手臂都快抬不起来了”,却没人想过放弃,阳光把我们的皮肤晒得黝黑,却也把那份不服输的少年气,淬炼得愈发耀眼。
军歌比赛更是这段时光里的“高光时刻”。为了在比赛中拿出好状态,我们几乎把课余时间都用在了排练上。午休时,大家顶着烈日在操场集合,跟着指挥一句句抠音准;晚训后,又会自发留在礼堂练队列,确保上台时每个人的站位、手势都整齐划一。有人嗓子唱哑了,就含着润喉糖继续;有人记不住动作,就拉着同学一遍遍加练。比赛当天,当我们穿着整齐的迷彩服站上舞台,前奏响起的瞬间,所有的紧张都变成了默契。伴随着铿锵的旋律,我们齐声唱出歌词,声音里满是青春的热血与坚定。当评委念出“三等奖”的那一刻,全场瞬间沸腾,大家笑着拥抱、击掌,之前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——这份荣誉,属于每一个为了目标拼尽全力的我们。
军训,不只是烈日与汗水,更有一起坚持的伙伴、严厉却暖心的教官,还有那个在训练中不断突破的自己。它教会我们,所谓成长,就是在一次次挑战中咬牙坚持;所谓集体,就是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并肩奋斗。这段迷彩青春里的经历,会像一束光,照亮我们未来在成都大学的求学路,也会提醒我们,永远记得那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勇气与热爱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