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消息(图文/韩尔洗)2025年11月4日,成都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的教室化身为通往世界文化的奇幻驿站!九游官方网站的三位学生小老师,带着精心准备的“AI与双文化探索课”,以科技为翼,以文化为桥,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想象力与多元视野的知识盛宴。
这场特别的旅程被精心设计为三个探索国度。在“AI幻想工坊”,韩尔洗小老师以“小猫钓月亮”的趣味故事切入,引导孩子们与AI展开创意碰撞。在“西班牙狂欢录”中,刘婷婷小老师通过地图与生动的比喻,将孩子们瞬间带入伊比利亚半岛的阳光之下。在“印度奇遇记”中,马海伍来小老师引领孩子们从神秘的泰姬陵到热闹的排灯节,多维度解读这个“色彩与故事的国度”。
这趟融合科技与文化的旅程,悄然为孩子们推开一扇望向世界的窗。当AI的奇思与异域的色彩在课堂相遇,知识的边界在稚嫩的目光中渐渐消融。教室虽小,却已装下远方的山川与诗篇,只待未来的风拂过这些刚萌芽的梦。
AI幻想工坊:当童话遇见人工智能
23英语1班的韩尔洗以“AI趣味故事”为主题,在四年级1班开展了一堂富有想象力与启发性的AI社团课。课程从学生熟悉的小爱同学、SIRI等AI助手引入,逐步展示了AI在绘画、音乐、视频、文本处理等多个领域的强大功能,特别是其在创意写作与故事生成方面的应用。通过“小猫钓月亮”等生动有趣的AI生成故事,她引导学生思考AI如何快速组合词语、构建情节,并拓展想象边界。在讲解过程中,通过“灵感火花大比拼”互动环节,鼓励学生以“月亮、小偷、乌鸦、童话书”等关键词与AI同台创作,对比人类故事中真实情感与生活细节的独特价值。她强调,AI虽能高效生成内容、拓展思路,但真正打动人心的故事仍源于人类的情感体验与生活观察。课程最后,小老师引导学生理性看待AI的创造力,鼓励他们在善用AI工具的同时,不忘守护并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与想象。整堂课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拉近学生与AI的距离,不仅激发了他们对智能创作的兴趣,也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康、有意识的AI使用观。

西班牙狂欢录:从弗拉门戈到番茄大战
23级英语一班刘婷婷小老师走进附小四年级三班,带来一堂充满激情与色彩的西班牙文化国际视野课。课堂以“欧洲西南角的阳光国度”为开篇,刘老师用“伊比利亚半岛的热情明珠”的生动比喻,结合地图让孩子们快速锁定西班牙的地理位置,瞬间点燃探索兴趣。国旗环节中,孩子们化身“色彩侦探”,在老师引导下解密红黄两色的寓意——红色象征勇气,黄色代表富饶,还了解了国徽背后五个王国的历史故事。最热闹的“文化体验坊”上,一段弗拉门戈舞视频让孩子们跃跃欲试,大家模仿舞者拍手跺脚,感受节奏里的激情与力量。在“云打卡”圣家族大教堂、阿尔罕布拉宫时,孩子们惊叹于建筑的宏伟与精巧。番茄节的“红色狂欢”、奔牛节的勇敢挑战,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,还有瓦伦西亚烩饭的金黄色泽、吉事果搭配巧克力酱的香甜、入口即化的西班牙火腿,更是让孩子们纷纷表示“想立刻品尝”。互动环节中,孩子们分享自己喜欢的西班牙美食与节日,趣味问答让知识巩固更高效。课堂尾声,一段番茄节狂欢与弗拉门戈表演混剪视频将气氛推向高潮。这堂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课程,不仅让孩子们领略了西班牙的多元文化,更在心中种下了探索世界的种子。

印度奇遇记:穿越色彩与传说的国度
23级英语1班马海伍来小老师围绕印度文化展开,通过地理位置、国鸟国兽、建筑奇迹、传统节日、特色美食等多个维度,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印度这一“色彩与故事的国度”。整体来看,学生对于印度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表现出浓厚兴趣,尤其在了解泰姬陵的建造背景、排灯节的寓意以及印度人对动物的崇拜等方面参与积极,互动问答环节气氛活跃。教学中借助图文并茂的课件内容,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印度文化的直观印象,也激发了他们对异国文化的好奇与尊重。这场文化大餐让师生都感受到知识内化为真正的跨文化素养,学习应该从表层认知走向深度思考。

这场跨越大学与小学的知识接力,虽暂告段落,但当AI的奇思妙想与异域的人文风情在教室里交织碰撞,知识的边界便在孩子们惊叹的目光中悄然消融。学生讲师们用青春的热情作舟,载着年幼的探索者航向无垠的知识海洋。那些被点燃的好奇火花,那些被唤醒的文化感知,正悄悄在童心中生长。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教育最本真的模样——让求知的种子在适宜的季节里,遇见滋养的土壤。
初审:李玲 二审:龙波宇 终审:许庆荣